資料圖:王立群
 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(上官雲) 近日,知名學者王立群新作《王立群智解成語》出版。11日下午,王立群接受記者電話採訪並分享寫作初衷,暢談對歷史文化的一些看法。他認為,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,內蘊的傳統文化對現實極具借鑒意義,但當下卻存在“成語濫用”的現象,而一些成語類節目的盛行固然對成語普及具有很大好處,卻仍然缺失重要一點,即未能充分挖掘成語自身內涵。
  部分成語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本身內涵的挖掘
  自八年前登上央視《百家講壇》以來,王立群一直主講中國古代史,2014年初新作《無冕之皇呂后》出版後亦曾表示會繼續解讀歷史人物,因此,《智解成語》的推出讓不少讀者疑惑其為何轉換研究方向。王立群則表示,這並未偏離他原來的寫作軌道,成語和歷史密不可分,是歷史事件提煉總結的成果;而部分成語被濫用,也是其寫這本書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。
  “‘盡善盡美’一詞為大家熟知,但在一些宣傳語中,‘盡’字被同音字‘晉’替代,這的確達到商家期待的效果,但‘誤導’的問題也隨之而來。”王立群舉例道,這對辨識能力尚不夠發達的孩子來說,很可能會傳播錯的知識,因此亟需矯正。
  《智解成語》的出版的確趕上時下盛行的“成語熱”:央視舉辦成語大會,河南衛視力挺《成語英雄》,地方媒體舉行成語類比賽……這在當下電視文化節目中成為非常突出的類別。但在王立群看來,這些文化活動的形式以默寫、成語接龍為主,固然對普及成語有好處,但缺少重要的一點,即對成語內涵的挖掘。
  “包括現在市面上出版的一些成語大全之類的書,均側重單個解釋成語,形制與詞典類似,缺乏與社會現實的關聯。”該現象讓王立群開始思考一個問題,即用何種方式讓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以更加主動的態度瞭解成語。
   明星“道德失範”不應完全歸咎於傳統文化缺失
  在研讀成語的過程中,其中體現的古人智慧給王立群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。他介紹,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內蘊豐富,尤其成語數量眾多,最常用的也要數以千計,但遺憾的是,目前對這些資源的傳播仍然是個大問題,於是,新書變成了他的“試驗田”。
  “我自己做了一點嘗試,使用一組成語講解一個現實中的熱點問題,比如與吃有關聯的將之歸為‘舌尖上的成語’,藉此將成語釋義與現實相結合,提升公眾閱讀成語的興趣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,讓讓中國文化資源為現實服務。”王立群表示,成語中體現的不少傳統文化和智慧對當代生活極具積極影響。
  王立群以目前一些中國明星出現“道德失範”的現象為例闡明自己的觀點。近日來,文章出軌、李代沫吸毒事件、黃海波嫖娼事件等頻頻發生,不少學者表示,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缺失。王立群分析,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理,但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傳統文化。
  “國外明星也頻頻發生類似事件,並不能判定是傳統文化缺失吧?這是一種熱點社會現象,更多的關涉道德自律問題。”王立群肯定的表示。
   區分歷史題材影視劇與歷史類書籍不能“一刀切”
 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醉心,歸根結底來自於王立群對古代文學專業的熱愛。王立群說,歷史上並沒有自己真正欣賞的君王,“他們的身上多少都存在一些問題。只能是我在解讀的時候儘力客觀公正,將他們還原成一個普通的人來看待。”
  《史記》是王立群最為欣賞的史書。原因在於這部煌煌巨作保留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,體現出鮮明的是非觀和價值觀,而能夠把歷史著作寫的如此具有文學色彩非常困難。王立群說,在這點上,司馬遷做的很到位。
  學術研究之餘,王立群也曾涉足影視劇,如曾擔任高希希拍攝的《楚漢傳奇》歷史顧問。針對觀眾對時下歷史類影視劇的指摘,王立群解釋,拍電視劇是一種文學創作,與學者寫歷史類書籍有很大區別,原因就在於前者是文學傳播,而歷史書籍的撰寫則需站在大眾歷史的角度,嚴謹求實的態度必不可少,“我們要特別重視研究文獻,沒有文獻只能註明推算。但是電視劇除以文獻做依據,還可以適當進行虛構,這在文學創作上是絕對允許的。”
  王立群強調,固然目前有一些歷史劇戲說的成分較濃重,但影視劇與歷史知識的傳播擁有不同的規則,不能拿一個“一刀切”的標準去衡量,“文學可以虛構,但歷史不能。”
  “如果找我拍攝歷史題材影視劇,我就一定會推掉。”王立群調侃,“我是教書的,這個乾不了。也沒有哪個投資人會青睞我,那樣估計都不能回本。”  (原標題:專訪王立群:成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內涵的挖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k13fkkgc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